阅读详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阅读详情
——引进新技术,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的捷径
一、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的造价编制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只要有建设项目,就一定会涉及到工程造价编制,它是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经济方面的联系纽带,也是建设单位控制成本、承包单位获取利润及工程款支付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性对工程的进度、质量等方面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观念里,质量和效率是成反比的,即如果提高质量,势必需要放慢工作速度,加强质量检验和管理的时间,增加复核流程和工作人员,稳定或者提高质量的标准要求,自然造成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降低。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呢?随着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的开始广泛应用,正在引发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变革。该模型利用数字建模软件,提高项目设计、建造和管理的效率,并给采用BIM的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新增价值。同时,通过促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知识共享,开展更密切的合作,将建造、施工和运营专业知识融入整个设计,建筑企业之间多年存在的隔阂正在被逐渐打破。目前大部分BIM用户在使用后很快便收到成效。毫无疑问,BIM时代已经来临,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的所有公司都置身其中。建筑行业正步入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时代。
二、BIM的基本概念
美国国家BIM标准第一版中,关于BIM的定义为:
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得实施资源,是一个分享关于这个设施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面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一)BIM的起源
1975年,BIM之父Chuck Eastman提出关于BIM概念的名称“建筑描述系统”;
1986年,Robert Ai·sh提出关于目前BIM的诸多特点;
1999年,Chuck Eastman将“建筑描述系统”发展为“建筑产品模型”;
2002年,Jerry Laiserin发表《比较苹果和橙子》,使得BIM一词在工程建设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二)BIM的价值和特点
不同参与者站在各自的角度对BIM的价值有不同程度的认识。美国斯坦福大学整合设施工程中心(CIFE)将不同的单位进行量化处理,总结出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有如下优势:
1. 消除40%预算外更改
2. 造价估算控制在3%精度范围内
3. 造价估算耗费时间缩短80%
4. 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将合同价格降低10%
(三)BIM的国内应用和发展现状
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了《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2012年1月,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宣告了中国BIM标准制定工作的正式启动。其中包含五项BIM相关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建筑工业工程审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的编制采用了“千人千标准”的模式,联合国内研究单位、院校、企业、软件开发商共同承担BIM标准的研究。至此,工程建设行业的BIM热度日益高涨。
前期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在BIM的科研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如清华大学通过研究,参考NBIMS,结合调研提出了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简称CBIMS,上海交通大学的BIM研究中心侧重于BIM在协同方面的研究,随着企业各界对BIM的重视,对大学的BIM人才培养需求渐起。部分院校成立了BIM方向的工程硕士的培养。
BIM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价值
造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造价编制依托于两个基本工作:工程量计算和组价。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其造价编制依据和方法不同,工程造价也是通过逐步细化才明确的。项目前期(项目决策阶段和方案设计阶段)依据控规、方案设计图及估算指标等编制投资估算,施工图是从方案设计图和/或扩初图基础上细化设计而得到的,工程造价也是从工程项目估算和/或设计概算之后来编制施工图预算。设计图纸是面向建筑物实体展开和细化的,并逐步形成设计构件。构件是对设计构件进行的分类管理,按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和构成要素,对设计构件进行分类,形成层级类目表及其属性表,即建筑元素分类标准,其也是估算编制、指标积累、造价分析、方案比选等业务的基础标准,目前在国内还尚未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具体做法及其分类原则参照《成本项目分解结构及成本测算》以及北美标准Uniformat II和英联邦国家采用的SFCA(成本分析标准格式)等内容。由于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各类构件的定义已经细化和明确,如其使用的材质、规格和相关施工工艺、工法等,其造价数据不再按构件来划分,而是采用材料和工种等方式(即清单项目或定额子目分类法)进行造价数据的组织,方便材料的采购和分包等。清单项目和定额子目是按材料和工种进行划分的,若想实现施工图预算编制就需要解决从构件到清单项目的过渡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难点之一,造价管理周期长,涵盖了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与每一个业务环节息息相关。因此,造价管理相关的每个对象(工程)都有海量的数据且计算十分复杂,即使一个六层楼的普通住宅,若要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准,涉及的造价数据也是很大的。随着经济发展,各大中城市大型复杂工程剧增,造价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高。传统手工算量、单机预算软件应用都已大大落后于时代的需要。随着我国建设领域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工程造价行业内涌现了百家造价软件公司,促进了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整体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依然多停留在单机的、单条套定额的计价软件,造价管理局限在事前的招投标和事后的结算阶段,无法做到对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没急事部分管理软件大道过程管理,但其精细化水平和实际效果不尽理想。
1. 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
基于BIM的自动化算量方法将造价工程师从繁琐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并可以利用节约的时间编制更精确的预算。
2. 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BIM模型是一个存储项目构件信息的数据库,可以为造价人员提供造价编制所需的项目构件信息,从而大大减少根据图纸人工识别构件信息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引起的潜在错误。因此BIM的自动化算量功能可以使工程量计算工作摆脱人为因素影响,得到更加客观的数据。同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让BIM算量可以利用云端专家知识库和智能算法自动对模型进行全面检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3. 提高了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能力
首先,工程量计算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限额设计。基于BIM的自动化算量方法可以更快的计算工程量,及时地将设计方案的成本反馈给设计师,便于在设计的前期阶段对成本的控制。其次,基于BIM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应对设计变更。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下,一旦发生设计变更,造价工程师需要手动检查设计变更,找到对成本的影响,这样的过程不仅缓慢,而且可靠性不强。BIM软件与成本计算软件的集成将成本和空间数据进行了一致关联,能够自动监测那些内筒发生变更,直观的现实显示变更结果,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人员,使他们能清楚的了解设计方案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
4. 提高工程造价分析能力
传统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造价分析对使用对算对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纠正问题并降低工程费用。对算对比通常从时间、工序、空间三个维度进行对比,但是时间工程只分析一个维度可能发现不了问题。BIM模型丰富的参数信息和多维度的业务信息能够辅助不同阶段和不同业务的成本分析和控制能力。同时,在统一的三维模型的支持下,从最开始信息了模型、造价、流水段、工序和时间等不同维度信息的关联和绑定,在过程中,能够以最少的时间的实时实现任意维度的统计、分析和决策,保证了多维度成本分析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BIM技术真正实现了造价全过程管理
估算阶段:造价工程师只能从BIM模型获取粗略的工程量数据,这些粗略的工程量数据必须和造价指标数据结合,才能计算出准确的估算价。
概算阶段:可以从BIM模型获得项目的各种项目参数和工程量。将项目参数和工程量结合,查询指标数据库或概算数据库,可以计算出准确的概算价。通过BIM模型进行不同的设计方案论证,造价工程量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测算概算指标,从而知道设计人员开展价值工程和限额设计。
施工图预算阶段:可以确立准确详细的BIM模型,为编制标准的施工图预算提供准确的工程量。
招投标阶段:根据BIM模型可以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打到清单不漏项、工程量不出错的目标。投标人根据BIM模型获取正确的工程量、与找遍文件的工程量清单比较,可以制定更好的招标策略。
签订合同阶段:BIM模型与合同对应,为承发包双方监理了一个与合同价对应的基准BIM模型,它是计算变更工程量和计算工程量的基准。
施工阶段:BIM模型记录了各种变更信息,并通过BIM模型记录了各个变更版本,为审批变更和计算变更工程量提高基础数据。结合施工进度数据,按施工进度提取工程量,为支付申请提供工程量数据。
结算阶段:BIM模型已经与竣工工程的尸体一致。为结算提供了准确的结算工程量数据。
BIM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上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总的来看,这些软件大部分还聚焦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量计算和计价业务上。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应用趋势在向BIM标准的统一化、BIM应用的集成化和BIM与IPD的结合的方向发展。
(一)BIM标准的统一化
目前,不同BIM软件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换上无法实现有效
的互联互通。特别是针对造价管理的工程量计算目前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很难得到复用,往往是施工单位根据图纸重新监理算量模型,及时现在很多算量软件已经横沟导入CAD或三维模型,但是依然要进行大量的修改整合工作。
BIM应用设计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如果想要职称数据中心的再加工和再利用,并升级为有用的知识的过程,就需要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标准化,也就是监理便准话的编码体系,每一种资源都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这样的话,在总舵的BIM应用和交换过程中,这些资源和信息才能被识别,不会因为不同软件、不同专业、不同语言引起的信息转化错误的问题。
(二)BIM应用的集成化
1.BIM与项目管理系统(PM)的集成应用
BIM技术的应用类似一个管理过程,他的应用范围设计了业主方、设计院、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多方的协同。
BIM技术与项目管理喜用集成应用必将成为以后BIM的一个趋势,BIM系统为项目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可供深加工和再利用的数据信息,是信息的生产者,这些海量信息处理解决具体的某个业务问题之外,还需要支撑不用业务之间的管理协同。
2.BIM与数据管理(DM)的结合应用
目前,能够搭建基于BIM的企业数据中心的企业并不多,因为数据中心需要的是海量数据,而海量数据的基础是BIM的广泛应用。
只有BIM被广泛应用,才会不断产生有价值的数据,拘束中心实现了对BIM数据综合管理和利用的功能,包括数据存储、转化、清理、抽取、分析的作用,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以有价值的只是的形式知道后续的BIM应用。
3.BIM与移动应用的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和用心技术的发展,如3G网络的普及,PAD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技术成熟与普及,企业或个人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日常工作和生产作业成为可能。
BIM技术在“端”应用上见最终进入移动应用时代,基于移动应用的BIM应用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搭建BIM模型服务器,项目现场可以直接用过手机、PAD等手持设备进行BIM模型和图纸浏览,进行变更洽商、设计交底、施工指导、质量检查、虚拟施工、沟通管理非常高效,并可以联网直接将结果发给相关方。
BIM技术对工程造价机构的挑战
BIM技术对于工程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造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BIM技术的应用将改变原有的造价模式,变革传统的识图算量工作。工程造价编制依托于两个基本工作:工程量计算和组价。传统环境下造价人员从设计人员提供的图纸中获取造价需要的项目信息,结合本专业的有关规定、资料和专业知识进行造价编制,这种情形下,使用或不使用设计提供的某个信息完全由造价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决定,而设计人员做设计的方法和提交设计成果的方式对造价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而BIM模型是一个存储项目构件信息的数据库,可以为造价人员提供造价编制所需的项目构件信息,从而大大减少根据图纸人工识别构件信息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引起的潜在错误,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下的另外一些问题:
1.工作方法
造价人员利用设计人员建立的BIM模型中的信息进行造价编制,首先必须对设计过程形成的信息进行过滤,得到满足项目不同阶段编制造价精细程度需要的项目信息,即设计提供信息和编制造价需要信息的匹配。
2.工作流程
造价人员需要对造价结果负完全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设计早期介入,和设计人员一起定义构件的信息组成,否则在后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设计人员提供的BIM模型进行校验和修改。
3.计价标准
工程造价不仅仅由工程量和价格决定,还跟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条件等约束条件有关,目前并没有一个建立BIM模型的标准把这些约束条件考虑进去,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和企业情况建立工作标准,如构件分类标准(即建筑元素分类标准)、清单计价规范以及是采用企业定额还是预算定额进行组价等确定标准。
总结
技术在造价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快速、准确地处理工程量信息,改变传统思维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同时BIM技术彻底打破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横向、纵向信息共享与协同的壁垒,促使工程造价管理进入实时、动态、准确分析时代。
虽然,现阶段看来BIM的应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BIM将成为建筑业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工程造价机构应当顺应技术潮流,不断发展与完善BIM技术应用,推进造价管理精细化,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造价管理技术的整体跨越,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造价编制的质量和效率。